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进行时 “三农”蝶变看西湖!

美丽西湖 2020-01-30



改革开放40年间,西湖区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农村环境整洁优美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呈现出一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欣欣向荣景象。


开辟农民致富新途径


°

西湖区现代农业发展得益于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集约化


改革开放40年,西湖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农村群众的努力下,率先取得新的突破。农村生产关系逐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产品流通体制日臻完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我们那时种苎麻,苎麻在当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据双浦镇文化站站长许桂华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双浦地区的农民开始进行多种经营,除了苎麻种植,更多的是甲鱼、水产养殖。


随着农民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融入意识不断提升,闯市场、创新路成为乡村脱贫的新举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甲鱼和鱼头、猪头、石头“三头”曾是带动双浦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如今,“三头经济”已退出历史舞台,甲鱼塘复耕成良田,养殖场变成公园,矿山全面停工,复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据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集中耕地资源、连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在去年全区流转2.67万亩耕地的基础上,今年在双浦镇14个村继续推进耕地连片规模流转,新流转耕地1.22万亩。还推进农业主体招商和耕地集约化利用,在双浦镇新引进蓝城农业、浙江人文园林等5家现代农业企业,总投资超过30亿元,新增利用土地5900亩。


°

乡村旅游正成为西湖区农业发展的新动能。


“吃农家饭,喝农家茶,住农家屋,结农家亲”——这是上城埭村为发展茶旅游总结出来的十六字“真经”。这里的茶园风光、山林环境、淳朴民风,让游客流连忘返。经过近十年发展,上城埭村已有较成熟的农家乐40余家、民宿10余家,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为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在扶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西湖区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壮大集体经济等方式,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据统计,去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3.6万元,比上年增加3538元,同比增长11.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缩小为1.58:1。


形成区域农业新优势


°

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西湖区种植业、加工业、旅游业齐头并进。

西湖区通过打造龙坞茶镇、建设南北两大现代农业产业园、扶持民宿产业等,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业态,加速“三产融合”。


素有“万担茶乡”之称的龙坞茶镇有茶园14000亩、耕地983亩、林地16592亩,是西湖龙井最大产区,近7成西湖龙井茶产自此地。

今年11月,被誉为“茶界奥林匹克”的中华茶奥会在龙坞茶镇举行,来自全球16个国家的爱茶人士献上了一场茶香浓郁的竞技盛宴。


据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西湖区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如举办首届西湖龙井电商节,探讨在“互联网+茶”时代如何做大做强西湖龙井茶品牌。据统计,2017年,西湖区农业经济总收入达10.6亿元,同比增长3.7%。全区种植业收入达4.6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茶叶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75.4%。

 


°

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蓝城·杭州双浦原乡和三墩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西湖区现代农业的代表。放眼双浦原乡,一边是灵山脚下碧波粼粼的湖面,一边是错落有致的广袤田园,这片土地上生长着茄子、番茄、土豆、豌豆等作物。在双浦原乡,你可以在“YOU·田”认领一片农田,亲自种上喜欢的作物;还可以就近到田园原·野餐厅大展厨艺,品尝新鲜时蔬。


三墩现代农业产业园是集生态农业、旅游休闲、乡村民宿等特色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都市农业综合园区。自去年5月31日开工建设以来,现已完成10万平方米温室大棚及12组台湾风情街货柜屋建设,已实现1500亩农田绿肥播撒及68亩花海种植工作,园区初具雏形。


今年“十一”,三墩兰里景区开园,推出“收获兰里”“情牵兰里”“稻田音乐节”等特色体验活动,给市民游客带来了特有的农作乐趣和田园体验,助力西湖乡村旅游发展。



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


°

围绕乡村振兴和美丽西湖建设战略,西湖区正着力完善村庄配套功能、提升村庄环境面貌。


作为西湖区率先实施农村土地全域综合整治工作试点,从清堆场拆违建到造水田靓村貌,从产业转型到乡风治理,双浦镇不断迈出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2003年,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西湖区积极响应,大刀阔斧地开展农村整治工作。经过整治,泥泞的“麻花路”变成了笔直的水泥路,横在半空的“蜘蛛网”都走了暗线……天高地迥,抬头可见郁郁葱葱的茶山。


2014年,省里提出“两富”“两美”战略,进一步深化“两山”理论。历时一年零四个月,村里的违章建筑悉数被拆除。去年,西湖区实施13个村5745户美丽乡村建设,完成185万平方米违章拆除、1490户立面整治、4206户庭院改造。


西湖区还着力推进双浦地区实施治水、引水和长效管理等治水剿劣工程,完成富春江北支江疏浚工程,建成社井配水泵站及水处理沉砂池、沿山南渠输水渠道,打通10条断头河,每天引入70万立方米江水,原11条劣五类河道全部摘帽。三墩地区打通13个堵点,19条劣五类水体河道治理全部通过省市验收。


美丽乡村建设使西湖区农村面貌今非昔比。目前西湖区已有10个村社成功创建为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



打造乡村文化新地标


°

作为区域地标性建筑,农村文化礼堂和文化家园无不镌刻着一方水土的文化印记。


今年,西湖区结合村社文化特色、村容村貌,计划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3个、社区文化家园31个。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和社区文化家园还被纳入今年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根据每个村文化礼堂服务人口的数量,西湖区分类控制文化礼堂的建设面积。同时,合理控制装饰标准,防止铺张浪费,确保公共部位的装饰造价标准在1100元/平方米以内。


为突出地域特色,西湖区还充分挖掘龙舟文化、龙井茶炒制、九曲红梅、西溪小花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



°

有效发挥礼堂功能,成为西湖区管理文化阵地的重要一环。

为有效管理文化礼堂,西湖区全面推广“理事会负责制”,搭建乡贤联系平台,发挥乡贤达人、文化能人、创业成功人士、志愿者的作用,提升文化礼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能力。


健全农村文化礼堂和镇街文化站合作驱动的新模式,把传统的文化“输血”向文化“造血”转变,落实“送”“种”“联”三种文化形态,培育乡村文化。


回顾西湖区改革开放40年以来农村的沧桑巨变,俨然一部农村、农业、农民“三农”蝶变简史,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一幅新时代新农村诗画般的美好画卷正在西湖大地徐徐展开。



▼西湖印记▼· 这是一篇西湖经济简史
·这些照片,每张都美得可以当桌面!秘诀就是......·教育、医疗、养老...这份民生答卷,每一笔都透着温暖和幸福!

·创新社会治理,守护平安之区!




记者 | 叶子

编辑 | 晓雪、玉晴

来源 | 三墩镇、双浦镇、转塘街道、区农业局、区创建办  区国土局



小西邀你加星标啦!


微信又改版啦!
学会以下三步,将我们设置成星标!
这样,就能每天及时收到新闻推送啦!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